親子
「孩子的學習不能等」、「3歲定終身」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點,多數父母注重學前教育,甚至孩子還是嬰幼兒階段就開始上大腦開發課程,顯見學齡前教育已成主流,2歲進入幼幼班接受幼兒教育的孩子更逐漸增加。雖然學前教育對幼兒發展很重要,但若是過度注重成績、學業,反而引起反效果!
學前教育從幾歲開始?
根據行政院官網公布,學前教育(幼兒教育)不是義務教育,但為了銜接5歲幼兒進入國小生活,接受學前教育的幼兒人數逐年增加。依《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幼稚園改制為幼兒園後,招收年齡已擴大到2歲以上至5歲入國小前。
各班別開學日年齡
班別 |
開學日年齡 |
幼幼班 |
須滿2歲 |
小班 |
須滿3歲 |
中班 |
須滿4歲 |
大班 |
須滿5歲 |
小學1年級 |
須滿6歲 |
學前教育是什麼?小心揠苗助長
談到學前教育常會聯想到一堆作業,但學前教育的規劃,應以幼兒為主角,也就是幼兒學習的內容與活動,應以幼兒視角、興趣、生活經驗、生心理發展階段能力做為出發點。
不過,許多家長認為學前教育就是加強孩子寫字、認字方面的技能,忽略了拿湯匙吃飯、穿衣服等打理自己的能力,認為長大後,這些能力自然而然會養成,殊不知若沒有具備自理能力就進入幼兒教育,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人際社交並缺乏自信。
學前教育莫著急,順著孩子發展最重要
坊間幼兒園標榜雙語、全美語、才藝、品格等學前教育特色,這些無非是為了滿足家長需求,但究竟哪種學齡前教育對孩子最好?答案是循序漸進,以幼兒發展的里程碑為準。
2~3歲幼兒發展指標
(圖片來源:臺中市市政府社會局兒童發展資源網)
幼兒發展指標 |
項目 |
肢體動作 |
1.手會朝下丟球或丟物品。 2.自己可以不用扶東西,雙腳同時離地跳起。 3.會模仿畫出垂直線。 4.會模仿別人摺紙。 5.自己會一頁一頁翻書。 |
語言與認知發展 |
1.能正確說出身體6個器官。 2.大人大部分能聽懂幼兒的說話意思。 3.會主動說想上廁所。 4.會問「這是什麼?」 |
自理能力 |
1.自己會穿脫魔鬼氈鞋子。 2.自己會用湯匙吃東西或喝湯。 3.自己會洗手、擦乾手。 |
(推薦閱讀:幼兒運筆練習決定寫字基礎!1歲半就讓孩子塗鴉吧!免費運筆練習下載)
3~4歲幼兒發展指標
(圖片來源:臺中市市政府社會局兒童發展資源網)
幼兒發展指標 |
項目 |
肢體動作 |
1.不必牽他,自己能不扶欄杆上下樓梯。 2.不用扶東西,能單腳跳一下。 3.會模仿畫出圓圈。 4.會用三根手指握住筆。 |
語言與認知發展 |
1.會講自己的姓名。 2.能正確說出2種常見物品用途。 3.能表達「你的」、「我的」。 |
自理能力 |
1.自己會穿衣服。 2.能和小朋友們一起玩遊戲。 3.白天已經成功戒尿布,不會尿溼褲子。 |
4~5歲幼兒發展指標
(圖片來源:臺中市市政府社會局兒童發展資源網)
幼兒發展指標 |
項目 |
肢體動作 |
1.能以腳趾和腳跟相接向前走兩、三步。 2.不用扶東西,能單腳連續跳5次以上。 3.會模仿畫十字。 4.大拇指會與其他四根手指、掌互碰。 |
語言與認知發展 |
1.會正確說出性別。 2.能辨認出紅、黃、綠三種顏色。 3.能依照指示,正確拿取3個以內的物品。 |
自理能力 |
1.自己會穿襪子。 2.自己會用牙刷刷牙。 |
5~6歲幼兒發展指標
(圖片來源:臺中市市政府社會局兒童發展資源網)
幼兒發展指標 |
項目 |
肢體動作 |
1.不用扶東西,單腳能平穩站立10秒鐘。 2.雙腳合併向前跳,能超過45公分以上。 3.會模仿畫出三角形。 4.畫出至少能辨識出6個部位的人。 |
語言與認知發展 |
1.能排列出1~10的數字卡片。 2.會模仿說出5個數字,如26901。 3.能說出身體部位的功能,如眼睛用來看東西。 |
自理能力 |
1.會自己拉拉鍊或解開拉鍊。 2.會玩有簡單規則的遊戲,如捉迷藏、123木頭人。 |
(推薦閱讀:注音跟不上?注音符號教學這樣教,孩子清楚搞懂ㄅㄆㄇㄈ!)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許,讓父母認為孩子必須贏在起跑點,但初為人父、人母的我們,其實也是跟著孩子的成長逐步學習,學習怎麼放手、怎麼當個真正為孩子好的父母。因此,關注學前教育的同時,父母也應時時反省、警惕,避免顧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