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 華梵大學是由佛教界大德比丘尼曉雲法師於1990年創辦,原名華梵工學院,後於1993年更名為華梵人文科技學院,並於1997年經教育部核准改為現名。校名「華梵」彰顯中華文化及佛教思想。
宗旨: 融合東方文化和西方現代知識,以「德智能仁」為校訓,培養有專業知能和良好品德的人才,致力於成就他人,符合佛家和儒家的宗旨。
位置: 校園位於臺北盆地東南隅,交通方便,除了公車外,學校還提供專車接駁服務。校園面積30公頃,位於大崙山西南坡,有友道、威德、禪智、書香、院道、清涼六大景觀區,設置多樣的建築和景點,提供師生們豐富的學習和生活體驗。宿舍設備完善,生活機能完備,提供多樣化的餐飲選擇、便利商店和自動販賣機等。
現況: 目前設有人文與藝術學院、智慧生活科技學院、設計與創意學院與佛教學院,共5個學系、6個研究所、1個博士班。
熱門學系: 佛教藝術學系、美術與文創學系。
優勢: 學校重視品德教育,提倡人文與科技相融合的教育宗旨,並擁有優良的教學品質。實踐翻轉教學,將教室建立在實際的社會場域中,並提供彈性與活化的學習課程,與區域產業合作,培養學生的實務能力。
學生可以參加海外交換、實習、碩士雙聯、海外專業課程等,並且已有大量學生前往美國、西班牙、英國、韓國、日本、德國、荷蘭、大陸等地交換學習,獲得豐富的國際經驗。此外,學校還提供了五年取得華梵學士學位及美國碩士學位、六年取得華梵學士學位及德國碩士學位等多種雙聯學位方案,讓學生能夠在學術上更加深入學習。
招生方式:申請入學、繁星推薦、單獨招生、甄試入學、考試入學
該系分為『攝影與科技藝術』及『VR與互動媒體』兩組。
專門培育各式跨域型的人才,包括攝影、影視與特效、虛擬與擴增實境(VR/AR)、互動多媒體設計師、新媒體藝術家和遊戲設計師等。
不僅在傳統多媒體領域上裝備知識和跨域工程,還注重藝術思維能力。
致力於培養空間建設人才,以滿足全球經濟浪潮的需求,並且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空間設計師。
該系結合空間設計產業的趨勢,為潛力人才提供全方位的培養,讓學生成為室內設計界的未來之星。
美術與文創學系旗下有三個組別,分別為文創設計組、美術創作組和文創設計組。
文創設計組培養創意設計與企劃人才,師資來自不同國家,學生在學習內容和創作表現上均可獲得多元的刺激。
美術創作組鼓勵學生嘗試各種媒材,以創造出獨特的藝術語彙,並輔以藝術理論和數位設計教學,以提升學生的創作、行政和策展能力。
文創設計組則強化學生的藝術內涵、造型和數位技術,涵蓋藝術、設計和行銷三種跨領域知識,以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和美感品味。
以培養具備佛學理論、文化研究及佛教藝術實務創作人才為目標。
佛教藝術隨著佛教的源起與發展深入且廣佈於世界,尤其印度及東亞地區深愛其哲思的儒染,佛教藝術史伴隨佛教思想史演進成為悠久的歷史。
豐富的資源成為研究與創作實踐的寶庫,依照學生職涯規劃所需,選讀佛學理論或是佛教藝術學群,以儲備佛學理論與實務人才。
以儒佛思想為核心,致力於強化漢傳佛教研究,並兼顧儒佛交涉研究的學術機構。
創辦人曉雲法師以「人文與科技融匯」、「覺之教育」理念為基礎,強調道德性的重要性,以淑世利他為宗旨。
該研究所的教育目標是培養碩士班與博士班的學術與就業人才
包括社會與文化服務、宗教團體行政人才、出版事業相關人才、佛學的專業學術研究人才、佛學行政領導人才、高等教育服務人才以及社會與文化服務人才等。
該系分為智慧產品開發組和大數據與管理組兩個組別。
智慧產品開發組的目標是培養具備基礎資訊技術能力和機械電子專業能力的跨領域人才,並能將所學應用於智慧生活產品的開發上,以培養實務型人才。
大數據與管理組則是培養具備基礎資訊技術能力和智慧管理知識的跨領域人才,並能將所學應用於經營管理的實務上,以培養實務型人才。
評價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