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源自醫學系公費生計畫,1982年首屆畢業生服務於公立醫療機構。1994年改制為綜合大學,並逐漸發展生物醫學領域。現有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生命科學院、護理學院、牙醫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院、藥物科學院等,並設有附設醫院,完整發展生物醫藥領域。
宗旨:「仁心、知能、勤勉、創新」為學校宗旨,培育學生具備專業技能及社會責任感。
位置:位於臺灣北部,主校區分別座落於臺北市北投區和新竹市東區。
現況:學校致力於培養學生具備專業知識和創新思維,並在醫學、生物科技、電子、通訊、材料等領域有卓越表現,是台灣重要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
熱門學系:電子系、電機系
優勢:作為醫學教育改革的先驅,培育出許多優秀人才,專注於生命科學、生醫工程、醫學人文等領域,並在高齡長照、腫瘤、腦科學、醫學工程等方面擁有深厚基礎。與台北榮民總醫院長期合作,附設醫院在宜蘭也積極挑戰成為醫學中心,和交通大學合作創新,各自發展的重點互補性高。
招生方式:申請入學、繁星推薦、甄試
台灣第一個「視覺文化研究所」,成立於2013年8月,研究方法結合攝影、電影、藝術史、視覺社會學等跨學科角度
以近代為研究時期,探求從華語到歐美視覺文化跨領域整合研究,重點為近代視覺藝術、近代視覺與社會、近代視覺與技術,詮釋與批判歐美與華語視覺文化的形式美感、歷史意涵與社會實踐。
心哲所成立於2007年,十年間逐漸擴充師資,目前擁有十位專任教師,其中女性教師占50%、外籍教師占33%。招生名額也由5名擴充至7名,共培養了40名畢業生
有12位學生獲得國外研究所獎學金,多位學生在國際會議上發表研究成果。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整合了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陽明大學的教學、研究、行政資源,推動跨領域創新與卓越,加強國際學術交流,對臺灣高等教育發展影響深遠催生許多大學系統或聯盟的成立。
近17年來,台灣聯大發揮四校互補性,提升教育品質,追求學術卓越,成為臺灣高等教育整合與發展的重要創舉。
科技與社會研究的目的在於理解科技與現代社會之間複雜但密不可分的關係。透過對科技與醫療與社會價值、政治、經濟等互動的深入分析,能理解科技社會的複雜面貌及其社會意涵,並提出有意義的貢獻。
此外,培養新公民具有STS素養,協助推動當代科技與醫療民主化。
陽明大學生技醫療EMBA與交通大學合作,培育生技醫療領導菁英,提供跨領域、國際化的學習環境,結合國內外師資,透過案例學習、小組討論等方式,培養具創新與研發能力的生技產業領導者
為台灣生醫產業界培育高階經理人及領導人才。
國立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於1989年創立,是國內第一所醫務管理研究所。為因應健保轉型期,推廣醫務管理學,並開辦推廣教育碩士學分班和在職專班。
現址位於護理館五樓,提供教研和自習空間。至今已有26年歷史,累計510名畢業生。
國立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致力於培育新世代生醫科學領袖人才,並強化基礎科學、資訊與數據科學、基礎生醫科學三大系列課程。
研究領域涵蓋分子遺傳學、基因體學、發育生物學、神經生物學、結構生物學、癌症生物學、藥物發展等。與中央研究院合作進行生物醫學基礎科學課程改革,培育跨領域科學人才。
國立陽明大學生命科學院為培育適合產業所用的高階研發人才,開始執行教育部「產學合作培育博士級研發人才計畫」
並成立「生技醫療產業博士學位學程」,共同培育產業導向博士,以創造與應用生物醫學科學與技術,開發生物科技產品,培育產業高階研發領袖人才。
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成立於1981年,現有微免所碩士班、博士班甲組、博士班乙組及博士班丙組
致力於培育跨領域之微生物及免疫學高級研發人才,並與中研院合作成立分子醫學學程及基因體科學學程,目前師資共有45名。
國立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成立於民國71年,現有碩士及博士班,致力於生物醫學研究及教育,並透過與醫學系生化學科的合作,培育出許多優秀人才。
現階段的使命是透過跨領域合作提昇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及生物醫學研究水準,培育研究人才,並協助國家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
國立陽明大學學士班大一大二不分系是培育生醫科學領袖人才的新科系,與中研院合作打造頂尖人文通識教育和基礎科學教學,培養紮實的科學基礎和深厚的人文素養,並引導學生找到志趣所在。
大三前輔導學生分流至生科、醫工、醫技、醫放、物治、護理、光電奈米等科系或學程,自由選擇在生醫或臨床領域深造,完成課程追求人生目標。
UST-EST 為國際環境科學博士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分析、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創新思維和決策能力,提供全球環境研究的課程和無與倫比的中文學習設施。
並提供加入不同 UST 校區合作項目的機會,培養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領域的未來領袖。
台灣需要建立全球化培養科技人才的國際環境以因應全球化競爭。台灣大學系統(UST)國際博士光子學計劃(IPPP)的建立
旨在培養全球化的光子學科學家和技術人員,並在台灣打造國際化的研究環境。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醫光電研究所成立於2002年,建立一系列全面性技術平台,包括雷射顯微鏡、奈米顯微鏡、光譜學、生醫光電感測器、AI多態成像平台等
致力於臨床前、轉譯研究以及臨床應用。生醫光電所以積極的學術研究合作,贏得國際認可,提供優質的教育環境與學術標準。
生物醫學工程師應用科學、工程原理解決臨床問題,提升醫療福祉,改善人類生活品質。
陽明生醫以研究所專業工程背景和生物醫學優勢,培育高度研發導向的生醫工程人才,致力提升生命健康。
該學程成立於2013年8月,強調物理及化學的基礎應用於生醫光電和奈米科學的發展。
整合生醫光電研究所的師資和資源,以培養兼具基礎與應用能力的人才。學程主任負責統籌規劃學程發展和業務方向。
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系以小班教學和最新科學論文專題討論為主,培育兼顧基礎醫學和臨床訓練的優秀牙醫專業人才,成為國內頂尖的牙醫教育中心和國際一流的口腔醫學研發中心。
畢業生多數從事臨床醫療工作,也有部分校友在歐美先進國家深造,投入尖端牙醫生物及材料科學的研究工作。
中央研究院神經科學計劃(NPAS)旨在在校內促進互動和合作,以實現神經科學研究和教育在國際上的卓越目標。
NPAS包括8個研究所和2個研究中心的約40名教職員工,研究涵蓋神經元發育、突觸可塑性、感覺知覺、神經系統疾病、幹細胞再生和計算神經科學等多個領域。中央研究院氛圍適合合作和發展。
中央研究院神經科學計劃聚集了 40 位來自校內 8 個研究所和 2 個研究中心的教職員工,致力於推進神經科學研究和教育。
研究涵蓋多個領域,包括神經元發育、突觸可塑性、神經系統疾病、幹細胞再生等。中央研究院的環境有利於促進研究人員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致力於培育仁心仁術、終身學習、關懷社會並具多元發展潛力之醫師。
教學特色為問題導向學習,重視心智發展與道德倫理培養,並實施整合性課程。研究方面提供醫師科學家培育學程,並提供跨領域、綜合訓練課程。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成立於民國七十五年,提供臨床醫師進修研究機會,並於九十三年開始招收非醫師學生。
自九七年起,學校併入熱帶醫學研究所,開始有碩士班。歷經多位所長領導,現任為王錦鈿教授。
該學程結合中研院生醫所和分子醫學相關領域老師,提供多元學習和訓練,培育高級分子基因體醫學人才
建立由基礎至臨床的合作機制,增進人類疾病分子機制的瞭解和研發疾病預防診斷與治療新科技。
生理學是醫學的基礎,以系統性的分析生命現象為主,近年更透過分子生物學跨領域研究人體運作機制。
國立陽明醫學院於1975年創設生理學科,並於1985及1991年成立研究所碩博班,強調教學與研究並重。隨著時間推移,國立陽明大學正式與國立交通大學合併,生理學科仍歸屬於醫學系項下之基礎學科。
此學程旨在訓練神經科學及生物科技相關領域的人才。透過教授學生神經科學知識及實驗技術,啟發其獨立思考與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同時,培育以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為主題的研究人才,以提升國內神經科學及生物科技研究水準。
致力於培育解剖學教學人才,提高國內解剖學教學師資素質,以及培訓解剖學、神經生物學或細胞生物學等相關領域的研究人才
以提升我國在解剖學及細胞生物學研究上的水準和國際地位。
成立於92年,是國內外唯一以急重症醫學相關領域創設的研究所。宗旨在於培育急診醫學與重症醫學的專業人才,提升專業修養、研究能力、創新思維及國際視野
並自106年開始招收第一屆博士班研究生,學生核心能力為急重症醫學專業知識與基本的研究能力。
為台灣神經精神醫學的重要研究據點,與臺北榮民總醫院及全國腦醫學相關臨床單位合作,深耕腦科學
致力於腦影像、睡眠生理、基礎神經醫學及神經精神疾病致病機轉研究,爭取大型研究經費,加強臨床資源,促進腦科學在臨床上的應用。
與國內多所大學合辦學位學程,共同規劃、培育跨領域研究人才,學位由大學頒發。
學程以具前瞻性及競爭力之研究為主題,延攬各地人才,提供再教育機會,並期厚植國家學術競爭力,同時培養高科研人才。
該學科屬於醫學系基礎學科之一,涉及藥理、神經科學、毒理、基因體學、免疫學等領域。
除了研究,還負責醫學、護理、生命科學等學系之藥理學相關課程。講授注重藥物使用原理、作用機轉、副作用及如何降低其產生,旨在提升國人醫療服務水準。
該學系以「仁心仁術、真知力行」的校訓為精神,致力於提升我國護理專業人才的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創新能力和國際觀,以推動完整醫學教育體系。
畢業生投入各醫療院所、社區健康服務、長期照護、教育、衛生行政及相關產業,負責護理實務、衛生行政、經營管理、教學或研究等工作。
該學系致力於培育具備科學精神、人文素養、創造力和國際觀的護理專業人才。透過全面的教育訓練,學生可獲得專業知識與技能
並著重學生創新與跨文化交流能力,以迎接全球化挑戰。
該學系致力於培養具有科學精神、人文素養、創造力和國際觀的護理專業人才。透過全方位的教育訓練,學生將獲得深厚的專業知識及實務技能
並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迎接全球化的挑戰。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以生命科學、現代生物科技、基因工程及臨床醫學等領域為主要訓練方向,強調問題導向學習、醫學研發精英培育及身心教育
學風開放並注重師生雙向溝通。並聘請中研院研究員與臺北榮民總醫院等專家學者擔任兼任教師,提升教學研究多元性。
國立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的教育目標是培育專業的醫事放射師和高級教研人才,並帶領跨領域的生醫影像及放射科學研究與發展。
作為國內唯一完整的國立大學放射醫學科學教育單位,該系致力於提供符合國際水準的教育和培育優秀的專業人才。在民國95年進行轉型和整合,更名為「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
這個學程是為了培養高階醫療器材設計博士精英而設立的,以實際應用、市場需求、技術創新和創業為主要焦點,為台灣的高階生技醫療產業帶來新機會。
原名為「碩博士班醫材科技暨生醫影像科技產業菁英博士學位學程」,後來改名為「生物醫學暨工程科技產業博士學位學程」,以吸引更多的業界廠商參與。
國立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旨在培養兼具物理治療及輔助科技應用的臨床專業人才,並具研究發展潛力。
課程內容包括物理治療、輔助科技及其他領域等,且具跨領域廣度。畢業後可擔任物理治療師、運動傷害防護員、輔具相關工程師、評估專業人員等。
國立陽明大學藥學系採用六年制藥學教育,提供完整的藥學教育課程,學生可依興趣修習藥物研發、臨床藥學等專業
並結合實務訓練及產/官/研/臨床藥學交流,培養終身學習能力,成為國際接軌的藥學人才。
新藥開發正進入新時代,依據功能基因體學與生物資訊學,找出基因及蛋白作為藥物標靶。
以轉譯醫學為導向,陽明生物藥學所致力於培育新藥開發能力高階人才。希望成為全球新藥開發專業學術研究單位,推動生物藥學研究,服務人類健康。
宗旨為發揚固有文化,培育研究及教學人才,並適應現代醫療體系,為人類健康服務。
同時,研究整理傳統醫藥,標準化、系統化、科學化,以提高傳統醫學的診斷水平。
該計畫旨在培育公共衛生專業人才,使其能夠具有全球視野,實踐社會關懷。
此計畫強調對多元影響健康的因素有全面性的理解,並能透過政策制定與實踐,促進公平、正義、健康和福祉。
公共衛生人才需要具備廣闊視野,理解政治、社會等因素對健康的影響,並考量社會正義、倫理和基本人權,能夠想像政策的效果、效率和公平性。
此外,還需具備解決問題、分析環境和提供有效解決方案等實務能力。
成立於民國八十一年,為首創跨領域整合衛福研究所,培育衛福政策、健保等專業人才,博士班於民國95年開始招生。
以政策分析、規劃、評估訓練學生,發展本土特色衛福政策,營造全民健康福祉環境。
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及環境暨職業醫學科合併為一科所,旨在培育環境與職業安全衛生的專業人才。
研究環境污染對健康及生活環境的影響,並探討工作環境危害因子的評估、控制與管理。重視國人健康與永續發展,致力於創造優質工作環境和保護環境資源。
評價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