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創校於1960年,由胡水旺、徐千田等人奔走創立,從三間鐵皮屋起步,靠私人捐資建立,歷經15屆董事會、7任董事長、9任校長的努力,發展至今成為一所擁有卓越成就的醫學大學。
宗旨:培育具備人文關懷、創新能力和國際觀的生醫人才,致力於醫療保健、生命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
位置:創校已有54年,位於台北市信義區中心地帶,距離101大樓僅8百公尺之遙
現況:位於台北市信義區中心地帶,擁有7個學院,學生人數超過6千,校友3萬餘人,並擁有三家總計3千餘床的附屬醫院。
熱門學系:藥學系、牙醫學系、牙體技術學系、醫學系、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
優勢:擁有優秀的醫療專業人才,結合前瞻性研究,培育具國際競爭力的生醫人才。此外,學校附屬醫院設備完善,致力於為社會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招生方式:繁星、申請入學
心智、大腦和意識研究所(GIMBC)以使用大腦成像和刺激技術來研究意識、認知機制和大腦活動。
這是一個跨學科的國際團體,由科學家、臨床醫生和哲學家組成。歡迎具有不同背景的學生加入研究所的研究,進行與意識問題相關的研究,或獲取技術方面的專業知識。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是一所跨學科研究所,旨在探討健康與社會各層面的多元問題。
研究範疇包含醫療社會學、生態醫學、醫學人文教育、性別與健康、以及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等。
透過多元的研究方法探索並釐清以上領域的知識,促進個人與社區的福祉。
臺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系提供數位學習教室,學生可實際操作醫院資訊系統,並強調國際化課程與英語學習環境。
四年級注重實習與醫務管理問題探討,並安排大陸實習,提升國際交流與競爭力。
「生物科技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是臺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於2016年推出的課程
以【生技深度、管理廣度、全球學習】為定位,培養生醫健康領導人,推動生技管理知識創新與傳播。
台北醫科大學管理學院的新課程是「國際博士生物科技與健康管理課程」,於2019年成立,將於2020年開始招收一年級學生。
教學目標是培養法律系學生具備從事醫藥、衛生、生物科技相關工作之能力,著重於醫療法制、公共衛生法制、轉譯醫學法政策及食品藥物管理法制等領域。
結合醫學、藥學及衛生領域的專業資源,並成立跨領域研究團隊,提供與其他法學院完全不同的學術環境。
「醫學科學研究所」整合五個研究所,包括醫學研究所、細胞及分子生物研究所、藥理學研究所、神經科學研究所及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九十九學年度併入醫學科技學院。
發展策略包括整合研究資源、發展研究特色、追求學術卓越和提昇國際視野。
發展重點為研究腦血管及神經退化疾病、癌症、感染症疾病、心血管疾病、生殖醫學相關疾病及基因體學及蛋白質體學相關研究。
該所的願景是建立優良的研究環境,培育具有國際視野及社會責任的優秀科學研究人才。
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以醫學教育資源為基礎,培育優秀營養人才。
提供從基礎到專業的課程,讓學生具備深厚的研究能力,並在臨床研究中有所發展。
強調培養臨床營養、團體膳食及社區營養三大基本能力,以成為營養保健專業人才為主要目標。
以結合醫學和電腦技術為目標,運用醫學資訊優化病患治療,並透過電腦科技推進醫學研究。
跨足資訊學、醫學和工程學等領域,為多元學科之研究中心,致力培養全方位人才以迎接資訊化時代的挑戰。
生醫材料暨組織工程研究所是一個跨領域能量、國際化的教學暨研究機構。
提供生醫材料、組織工程、幹細胞生物學、再生醫學等領域的教學和創新先進研究,並著重產學合作、推動轉譯醫學。
強調國際化,與國外知名大學合作執行雙聯學程,培養具備研發、創新及團隊合作之人才,並著重社會實踐。
台北醫學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以臨床導向之醫學工程養成為教育目標,育成中心提供產學研實力,強調實習機會與國際接軌。
醫學工程學院擁有132所結盟學校,位於台北都會區豐富的資源下,並可透過醫院實習更深入掌握臨床應用。
奈米科技在醫學領域中的應用被視為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奈米尺度下的物理與生化特性對於疾病的治療、診斷、修復和預防有著重要的影響。
該研究所致力於培育跨領域的奈米醫學科技人才,透過奈米科技的突破來應用於醫學領域。
IPBME是台北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提供的博士課程,僅對非台灣學生開放,以英語進行教學。
提供獎學金、學費減免和額外經濟支持。與日本、美國和法國的機構合作,提供雙文憑博士研究,學生可參與國際研究項目和旅行。
完成博士學位只需四年或更短時間。
生醫光機電整合光學、電學、機械學、光電、機電和材料領域,開發生物醫學儀器及生醫光電檢測設備,跨領域人才及技術為重。
光機電技術廣泛用於解決臨床治療課題,帶動科學輔助研究模式,並為未來醫學科技發展帶來新契機。
光電與機電技術應用範圍包括手術、診斷、治療、監控等。
為因應已開發國家設立專屬國家級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的趨勢,臺北醫學大學食品安全學系特別成立此學程,以深化食品安全風險分析的教育
培養未來符合國內現況和需求的優秀食品安全專業人才,同時履行社會責任。
臺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憑藉三家附屬醫院牙科部的JCI國際品質評鑑及台灣國家品質標章認證,致力於培育愛心奉獻的牙醫,並提供教學、研究、臨床服務及與16所海外姐妹校進行交流與見習。
其畢業校友在台灣牙醫界擁有卓越成就,是培育國際視野及優質收穫的牙醫搖籃。
臺北醫學大學牙體技術學系的教育目標包括「口腔工程專業技能」、「思考創造與研發力」、「口腔醫學人文與國際觀」和「全方位終身學習能力」等四個方面。
著重於基礎扎根訓練並延伸到口腔相關的生醫領域和臨床應用,以讓學生在口腔相關領域中成為領導者。與學校和口腔學院的發展重點和特色相配合。
臺北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具有口腔衛生政策制定、民眾衛生教育、臨床牙醫工作、牙科相關醫務管理等責任。
獲教育部臨床技能(OSCE)培訓教學卓越計畫,擁有國際級「口腔健康照護」研究中心,模擬診間及衛教室,並擁有北醫三大附屬醫院牙科部教學資源。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以培養具人文關懷及社會服務熱忱的專業醫師為使命,強調縱向人文教育、問題導向學習和跨學科整合,提供多元化的臨床及醫院實習教學。
期望學生具備專業能力、倫理價值觀、溝通能力、批判思考和研究技能,以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醫學人才。
臨床醫學研究所旨在培育醫師科學家,提高醫療品質及社會福祉。該所由陳亦仁、林裕峯和陳冠州等教授領導,教學、研究成果優異。
該所提供多元課程,讓研究生具備獨立進行研究、整合臨床和基礎轉譯研究議題之能力。自102學年度起,亦開放生命科學相關科系者修讀。
這個醫學計畫有專職的教學人員和高效的行政流程,並與其他學院及學位計畫緊密合作,提供多元的教學和研究機會。
其研究專長為臨床有價值的生物標記物開發,強調跨學科合作,包括醫學技術和臨床專業人員,以及與醫學技術學院的合作,涵蓋醫學資訊學、醫學數據挖掘和系統生物學等領域。
由高級教授和專家領導,鼓勵學生和教職員進行大量的合作研究和交流想法,以提高其研究能力。
此學位學程旨在培育神經醫學研究人才,研究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及退化性疾病的生理病理機制,開發有效治療方法
強調基礎與臨床研究整合,教學融合實驗室與臨床經驗,並與國內外研究機構合作,提升神經醫學國際地位。
此學程為國際學生量身打造,共有分子醫學、臨床醫學、預防及實證醫學、醫學教育四大領域,提供彈性的課程設計,並強調全英語教學。
學程專注於培養學生成為優秀學者或科學家,並期待畢業生能在醫學和生醫研究領域上擔任重要角色,加強跨國合作。
IPCTRM是一個促進細胞/幹細胞治療發展的國際學位學程,研究領域涵蓋多種領域,包括癌症治療、再生過程、特殊疾病等。
該學程匯聚了專家和科學家,旨在加速基礎研究產出,同時重視臨床轉譯醫學研究和產業化的細胞/幹細胞產品研發。
國際轉譯科學以基礎科學研究為基礎,旨在創造新的療法、醫療程序或診斷方法。該學程為學生提供職業生涯所需的各種課程,以準備下一階段的職業生涯。
臺北醫學大學學士後護理學系培育具專業素養、人文關懷、社會責任及國際視野之優質護理專業人才。
課室教學與臨床實習並重,採分組教學並運用多元創意教學方法,注重護理專業與人文素養結合,並提供海外見習及保證就業,使學生能將所學實際應用於臨床照護。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系擁有多樣化專業背景的三十餘位博士教師,並聘請附屬醫院臨床專家為教師,提供豐富教學研究資源。
結合OSCE、GOSCE及模擬教育三種教學模式,特別加強男性護生生涯發展。
此博士學位學程結合基礎醫學與應用科技,培育現代化醫學分子檢驗技術人才,促進國內醫療品質及健康。
課程涵蓋醫學檢驗、生物資訊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基因體學等,教授醫學生物科技及癌症生物學等相關課程。
未來共同致力於新穎醫學分子檢驗技術與抗體研發。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注重實驗醫學專業技能培養,並擴展至多元領域,如醫學研究、生技產業、司法鑑識及生物資訊等。
未來發展方向包括:轉譯醫學研究及教學平台、大學預備研究生制度、畢業前臨床技能檢定資格(OSCE制度)。
旨在培育具有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和醫學知識的跨領域人才,打造精準科技醫療。
設立人工智慧醫療碩士在職專班,透過結合臨床實務進修和多種專業課程,強化學生的跨領域整合學習能力,培養臺灣人工智慧醫療產業人才。
臺北醫學大學藥學系以「以人為本」為理念,培養從事藥物科技研究發展與全民健康藥事服務之藥學專業人才。
課程內容包括基礎科學、製藥工業、醫院藥學、社區藥學等,以「產品為導向」設計核心,並擴展至「以病人為中心」之執業藥學。
分為六年制臨床藥學組和四年制製藥學組,發展重點為藥物與生技產業之發展、執業藥學之深耕、藥事照護之落實、藥事行政與管理之推動、研究能力與臨床結合。
臺北醫學大學生藥學研究所成立於1980年,旨在培育高科技人才,開發天然藥物資源。
研究範疇包括天然藥物相關之專業服務、臺灣天然資源開發、天然物及其生物活性之系統性探討,以及中醫藥基因體之探索。
產學合作也是其教育目標之一。至今已培育了229名碩士生。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提出「精準醫療計畫」,希望藉由研究個人化基因資訊來解決各種疾病,國際上許多國家也投入精準醫療的研究。
臨床基因體學碩士學程以發展「精準醫療」為目標,培育具有國際觀且可獨立思考並執行轉譯醫學研究之優質專業人才,並延攬基礎研究老師及臨床醫師、臨床藥師等,授以最先進的基因體學與蛋白質體學訓練,實踐「用藥最佳化」之理想。
該學位課程的設立符合大學「頂尖研究活力」和「邁向頂尖大學」的十大發展策略。
基於藥學研究所的教學和研究,與國內外頂尖研究單位建立合作,整合大學及其附屬機構的研究人力和資源,與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合作,開展中醫藥翻譯醫學研究。
「新藥研發產業博士學位學程」是臺北醫學大學的特色博士學程,旨在強化學生進入生技製藥產業的能力,整合學術教育與業界實習,並銜接企業所需技能。
4年制的學程包含藥物研發和產業所需的基礎和應用知識,學生前2年學習進階課程,接著進行2年的業界實習並完成博士論文。
此學程有38名師資和13家生技製藥公司參與,並提供豐富的獎助學金支持。是想進入生技製藥產業的學生的正確選擇。
傷害防治學研究所於2000年成立,是國內第一個傷害防治學研究所,提供碩士及博士班教育,並招收國際學生,培訓國際傷害防治人才。
以傷害防治政策為導向,整合相關領域,培育傷害防治人才,落實傷害防治之推廣,並致力於降低傷害對整體醫療及公共衛生的高負荷。
GHD於2011年成立,GHHS於2017年成立,學生來自世界各地,包括馬拉維、孟加拉國、斯威士蘭、英國、蒙古、美國、加拿大、台灣等。
該計畫致力於培養具有專業知識、國際視野、領導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全球健康人才,提供國際醫療支援和專業培訓,以提升國際醫療衛生人才水平。
此學程結合流行病學、大數據、個人遺傳、健康風險及精準預防等應用領域,強調探討公衛、臨床議題,培育生醫人才並促進產業及政策應用投入,提升國內公共衛生品質及全民健康。
重點在於落實預防醫學及強化臨床轉譯之應用,培養具備完整流行病學訓練及應用之人才。
臺北醫學大學呼吸治療學系是全國第一所大學部呼吸治療學系,師資堅強且擁有多元化的實習場所。
課程特色包括GOSCE 跨學系整合課程及重症照護學程,每年亦資助優秀學生至美國與新加坡醫院短期參訪。
未來就業方向包括呼吸治療師、肺功能檢查技術師、呼吸治療器材的推廣、銷售與研發、技術改善及研究發展。
臺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暨長期照護學系是全國首創的老人相關高等教育學系,師資具備老人領域專長並結合跨領域教學
旨在培養具專業知識技能、人文素養、國際觀及創新應變能力的高齡照護與管理專才,並透過實習、工作坊等方式強化學生競爭力。
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旨在培育跨領域專業及政策管理能力,為政府推行長照政策培育高階核心人才。
師資專長廣泛,教學資源豐富,並與產官學專家合作,實踐長照政策與服務。
透過實作應用及國際交流,致力於促進長期照護發展,造福社會。
評價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