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 國立台灣大學成立於1928年,是當時台灣唯一的研究型大學。經歷多次擴展和改制,逐步成為現在的綜合大學,是台灣最古老及最具有代表性的最高學府。
宗旨: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致力於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國際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的優秀人才。
位置: 佔地172公頃,校園內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歷史建築。
現況: 擁有11個學院、54個系所和11個研究中心,是全台灣最大的大學。目前有超過3萬名學生及2800名教師,其中包括多位國內外知名學者和科學家。
熱門學系: 資訊工程、電機工程、機械工程、商學、財務金融、法律、醫學、化學、物理、數學
優勢: 國立臺灣大學在國內外享有極高的聲譽和影響力,其研究成果和學術水平在多個領域均排名全球前列。許多學校校友均為台灣政治界、商界、學術界的重要人物。
招生方式: 普通生、推甄生、申請入學考試生、大學聯合招生。
研究生招生方式: 主要透過考試和申請入學兩種方式進行。
為兩年制學程,主要培養學生對華語教學理論和實踐方面的研究和應用能力,提供系統性的教學和實習經驗。
學生將獲得豐富的華語教學素材並學習如何教授中文文化。 學費為每學期50,460元。
成立於1996年,提供哲學博士和文學碩士學位。重視跨學科的音樂研究方法,注重亞洲音樂文化,並歡迎全球音樂領域的學術研究。
通過全球化和跨學科的方法,GIM贏得了國際聲譽。
戲劇學系課程設計兼顧理論與實務、美學與技法、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提供全面、均衡的戲劇教育。
除了學術領域,還有中等學校教師、劇場技術人員、劇場設計師、創意行銷產業等多元就業機會。
臺大藝術史研究所以藝術鑑賞學為基礎,結合文化史脈絡,跨學科整合研究,培養專精學術研究人員及教學人才。
主要研究中國繪畫史、書法史、工藝、臺灣藝術和佛教藝術等三大領域,開設基礎課程及專題課程,訓練研究生具備獨立研究的專業能力。
有助於解決國內藝術史師資不足的問題,培養文化資產維護及推廣教育人才,落實人文教育理想。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以培育具專業歷史知識、思辨能力、關懷社會,且具全球視野之學生為目標,提供完備課程與優秀師資,並致力發展研究領域。
畢業生可進入學術研究、教育、傳媒、出版、編輯等相關領域發展。
致力培育具備人類學、考古學、博物館學等專業知識,以及文化調查及保存能力的人才。
透過基礎理論、區域民族誌等課程,期望學生具備理解文化發展、多元性、包容差異的能力。
該系設有人類學博物館,並開放民族學展示廳,促進全民共享知識成果。
致力培育品學兼備的哲學專業人才,使學生具備批判思考、人文素養與服務社會的能力。
教學兼顧中西哲學,成立三個研究室以強化研究能力。
系設立宗旨在於建立適切的人生觀與世界觀,掌握普遍價值,收古今中外智慧於一爐。
培育高級外語及學術研究人才,推動外國語文學研究,提升語言訓練之層次,激盪學術與創作之發展。
課程兼顧文學與語言訓練,增開多種實用選修課程,講求獨立思考,拓展中華文化之視野,因應時代社會之需求。
日本語文學系以培養具備國際觀的專業日語人才為目標,著重獨立思考及表達能力,並推動語言學、文學之研究及國際交流。
課程涵蓋初、中、高級日語,並提供專業訓練及進階課程,培養紮實語文能力及專精學識。
招收具有優秀雙語能力之畢業生,透過口筆譯能力訓練及專業領域知識發展,培養成現代專業的從業人員。
學程分為口譯組與筆譯組,強調理論與實踐並重,目標為訓練雙語思考與表達、厚植專業知識、開拓跨文化跨領域視野及翻譯研究的專業學識。結合最新研究與科技,提供扎實的專業訓練。
臺灣文學是反映累聚四百年以上臺灣經驗的珍貴文化遺產,已成為專門的研究領域,包含原住民口傳文學、古典文學、現代文學、鄉土文學等。
臺灣大學是臺灣文學的重要研究與創作基地,擁有豐富的典藏與堅強師資,將對國內外的學術發展、教學人才培育與文化推動有所貢獻。
以發揚中國文化為目標,傳授經學、小學、諸子、文學、文獻學等專門知識,培養學生深厚的中國語言、文學、學術思想、文獻資料認知與研究能力。
重視古典和現代,課程多元化、均衡,培養學生基礎學術訓練和文化素養,成為未來從事學術研究、語文教學、藝文創作及各項文化工作之基礎。
自1994年創立以來,一直致力於語言學理論和認知語言學的教育和研究。GIL在普通話和南島語言的認知語言學研究方面聲名顯赫。
未來目標包括建立語料庫、發展認知科學課程、提高英語水平、向國際學生開放課程,以及舉辦研討會促進台灣語言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成立歷史最悠久,以嚴謹的輯分析和數理工具,探討如何理性分配資源以滿足人類的無窮欲望。
透過分析商品、服務市場、生產要素市場、廠商、消費者行為及政策,解決個體和總體經濟問題,畢業後可廣泛應用於各行業和政府部門。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涵蓋政治理論、公共行政、國際關係與比較政治等多元領域,並鼓勵多元思考和創新。
系內成立多個研究中心,包括政府與公共事務、臺灣安全、兩岸關係、區域統合和歐盟等中心,同時也進行民主、治理和發展的亞洲民主動態調查和東亞民主研究等計畫。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探討心智與行為的科學,以實驗認知、生物、發展、人格社會、計量、工商、臨床等面向進行研究。
強調基本知識學習與應用領域訓練,同時注重專精領域的知能建構與研究能力的培養。配備最先進的設備與研究方法,致力於提供最優質的教育與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學知識、溝通領導、分析判斷和主動學習能力,並關注臺灣社會面臨的多元議題,例如數位落差、非典型勞動契約、流行文化和參與式民主等。
教師的研究議題貼近時代變遷,為學生提供更多元的知識與領域。就業管道包括社會學研究、傳播媒體、市場調查和教學等。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提供五大特色:國際參訪、科技磨練、田野學習、實務整合及資訊能力培養,讓學生兼具國際視野、資訊專長及實務整合等優勢。
教學上,提供研究資源與教學環境,培養環境資源中堅人才,包括國土與環境監測、都市與區域發展、空間資訊及運用、環境資源經理等議題。
並發展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資訊科學及環境資源經理四大領域。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創立於1974年,原名「三民主義研究所」,2000年更名為「國家發展研究所」
提供碩、博士班及碩士在職專班,以因應時代變遷與社會發展,培育國家發展相關領域之專業人才。
臺大新聞研究所成立於1991年,其目的是提升臺灣新聞專業水準和培養進階人才。
該研究所以培養新聞傳播專業實務為主,借鑒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研究所的實務訓練模式。
然而,臺大新聞研究所也有自己的特點,例如專任師資需要通過學術品質審查,並且強調學術要求和規範,符合一般研究所的兩年學制。
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為培養圖書館專業人才,隨著時代變遷將教學與研究範疇拓展至資訊科學、教學科技、知識管理等相關領域。
學生畢業後可涵蓋圖書館、系統分析師、大眾傳播從業人員、網路搜尋引擎、資料庫系統等職業。
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系以提升學生會計專長、人文素養、團隊合作精神和管理能力為目標,同時不斷拓展研究領域,推廣學術活動,與實務界專家加強交流。
未來將強化與會計師事務所、企業界及財稅機關的合作,提供學生多元的職涯發展機會。
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致力於培育財金、保險、不動產等專業人才,持續招聘最優秀的師資,擴充教學設施,強化學生的敬業與服務態度。
培育金融機構管理、公司理財、證券投資、保險、不動產管理的專業經理與研究人才,以應對國內外財金環境的變化與金融服務業的挑戰,促進國家經濟建設與發展。
臺大管理學院創立於1948年,現有工商管理、會計學、財務金融、國際企業、資訊管理系所,以及EMBA、Global MBA、EiMBA等在職專班,師資陣容為國際一流水準。
學術研究成果在國際期刊發表超過百篇以上,並持續推動國際發展,於2010年獲得AACSB國際商管教育品質認證,為臺灣唯一連續八年獲頒五顆棕櫚樹獎殊榮,且在亞洲排名中名列第九。
企業管理專班旨在滿足來自各種不同教育和專業背景的學生需求。課程內容源自臺灣大學(NTU)世界知名教授的實際行業經驗和學術研究成果,以及其他頂尖商學院的最佳實踐。
該課程的目標是連結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思想和優秀個人,以促進多元的教育和創新環境。學生將加入一個由傑出研究者和商界領袖組成的精英社群。
國立臺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以企業管理組和科技管理組為主,旨在培養學生具備管理通才知識和跨領域整合能力,以及創新管理和決策分析能力。
此外,更注重培養學生品格、社會關懷和全球視野,以推動企業組織的永續發展。學生將具備創新、領導、執行、專業、通溝和整合能力,以迎接商場的挑戰。
「在職事業經營碩士學位學程」旨在提供社會上期望進修並自我提升的精英,成為既具專業能力又能實際應用的管理人才,協助企業培養全方位的管理人才,提升產業價值和競爭力。
此計畫將臺大的教學資源拓展至新竹地區,並促進當地產學界的整體發展,以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
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以嚴謹的專業訓練和廣泛的國際面向,培養多元競爭力和具國際觀的高級經理人才。
透過學術與實務的最新發展,側重國際經營知識、策略思維和經濟分析能力之培養,旨在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並能為企業國際營運的挑戰提供實質貢獻。
臺大公共事務研究所是隸屬於臺大社會科學院的學術單位,前身為臺大政治學系公共行政組碩士班。
該研究所以公共事務為研究核心,探討政府行政、公共政策與政府事務等相關領域,培育優質公共事務專業人才。
目前擁有11位專任師資,每屆招收16位碩士一般生。
台大管理學院以「追求卓越,邁向一流」為發展目標,致力於建立一流師資團隊、發揮領航者角色、培育具領導潛能的學生,同時強化與社會的互動,提升國際聲譽。
善盡知識精英之社會責任。師資、研究、教學及對外關係等方面皆致力於卓越發展,並與國際著名學府積極交流,擴大師生出國進修,以提供全球視野的管理教育。
臺大管理學院以「追求卓越,邁向一流」為願景,建立全球視野的管理教育,培育未來社會領袖。
致力於建立一流的「管理教育與研究」師資團隊,積極獎勵全院師生於國際期刊發表研究成果及論文,並提升教學品質,強化產學交流,善盡社會責任。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致力於培養具備完整法律理論與實務技能、融通跨領域專業、具備人格養成的法律人才。
透過跨領域交流,培育科際整合能力,以符合社會、經濟及科技發展需求,提升學生國內外競爭力。並強調法律背後的精神,以深化學生對法律價值之體悟。
「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是學院多年規劃設立,以培育各類專業法律人才為目標。
教師展現科際整合法律研究的高度興趣,多年來已有多門跨科際課程與研究計畫。
「事業經營法務碩士在職學位學程」結合管理與法務專業,培養企業經理人或事業法務主管整合管理與法務策略思維的能力,降低未來法務危機及競爭威脅。
除專業學理的學習外,強調實務運作,培育專業學理與實務並重的管理菁英,提升事業經營管理專業品質,正面影響產業與經濟發展。
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的宗旨是培育具多元領域專業能力和宏觀視野的生命科學人才,並兼顧基礎學識和現代科技的訓練,以發展卓越研究。
教學領域包括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動物科學、植物科學、水生生物學和演化與生態學等五大學群,以培養具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及判斷能力的生命科學專業人才。
致力於植物基礎科學研究,並培育能整合傳統植物學和現代生物技術的專業人才。
課程包含植物生理、微生物遺傳、形態發生、植物分子生物和生物技術等五類,學生可運用現代生物技術研究植物分類、開花生理、訊息傳遞等。
目標是提昇國家競爭力,並探索植物領域的基礎科學,例如低溫對葉綠體的影響、種子和花粉的耐旱生理、碳水化合物代謝等。
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致力於培育具備昆蟲學、生物多樣性、植物防疫與檢疫、蟲害綜合防治等廣泛學識與最新技術的專業人才。
以在生物科技、植物保護、生態保育、病媒防治等領域貢獻所學,服務社會。學生可取得相關專業證照,規劃成為國際一流的昆蟲學專才。
成立於95年8月,培育國家「挑戰2008計畫」所需之生物科技人才,藉由國際傑出師資來台授課及研究,形成國際一流生物科技研究團隊。
統合校內各學院教學與研究資源,強化學生經營與管理能力,以投入生技產業界,培養高級研究人力,把握科技產業成功源頭。
與中央研究院生化所合作,在蛋白質科學方面有卓越成就。
學生來自各大專院校,基礎背景多樣化,有利跨領域學門發展。
已成為國內大學畢業生進修深造的熱門學術研究單位。
以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為基礎,探究模式生物的基因體功能、細胞的結構與功能運作、發育與遺傳機制等問題。
分子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提供相關科學課程,培育現代生物科學教學研究人才,以推動生物科技與基因醫藥衛生的現代化發展,提升國內生命科學的競爭力。
整合台灣大學多個單位教師,師資依研究專長分為基因體、蛋白質體/醣質體、生物資訊、生物系統模擬四大學群
形成「基因體生物學」與「系統生物學」的兩大主領域,提供核心課程。
培育生化科學研究人才和生物產業發展人才。學生可進修與生化、分子生物、微生物、免疫、生技、生物資訊、結構生物學、基因體學、藥理、藥學、營養保健等相關學門
畢業後可投入生物技術研究發展和生物產業建設。
學程得到臺灣大學醫學院、生命科學院和管理學院的支援。醫學院提供臨床試驗和專業課程;生命科學院負責生物學教學和研究
管理學院擁有國際認證,為學生提供管理與商業知識。三個單位將合作培養學生成為具備生化研究和生物產業發展能力的人才。
旨在培養生化醫學及生物科技相關人才,並加強臨床與基礎醫學合作研究,發展醫學相關之生物科技。
研究方向以現代生物化學技術及疾病為基礎分子機制之研究為主。
強調高品質及優越性研究,鼓勵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及合作提升。
整合中央、清華、陽明交通三校人才及資源,成立跨領域神經科學學程,培養臺灣與國際跨領域神經科學研究人才。
以跨領域策略方式研究神經科學問題,以培育年輕學子創新學術基礎與應用能力
於2003年成立,旨在因應生物多樣性研究之國內外需求,結合臺灣大學堅強的師資陣容與寬廣多樣的研究領域
提供學生最佳的理論與實務訓練,培育未來在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相關領域扮演重要角色的人才。
致力於基礎與應用的尖端科技研究,培育具國際視野的科技人才,師資專長跨足現代化學的各個領域,並發展跨領域教學研究。
培養具學養的化學人才,貢獻未來科技與社會國家的發展。
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以地球為研究對象,探索礦物岩石、地層、古生物、構造地質及地球歷史等基礎研究
應用於工程、地下水、環境災害等實務問題,培養跨領域專業知識,強調英語教學、國際化合作,重視科學與環境之關係,以應國家建設之需求,培育地質科學人才。
『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碩博士學位學程』是臺灣大學跨學院跨領域的國際學位學程,整合科學和人文領域的師資和課程,培育具有國際視野和跨領域專業能力的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人才。
該學程於104年獲得教育部核准,自105年開始招收碩士和博士班學生。
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提供物理、數學及資訊科學的基礎訓練,強調兼容理論與應用。
課程內容包含天氣動力、劇烈天氣、氣候、地球系統、大氣物理、化學、環境、觀測和資訊等四大領域,以學生興趣為主導,培養多重才能之學生。
海洋研究所成立於民國57年,是我國最早的海洋科學教學研究單位。教學研究涵蓋海洋物理、化學、地質暨地球物理、生物和漁業等四大領域,培育高階研究人才。
對於瞭解和保護我國海洋環境、促進海洋資源開發及永續利用、保育海洋生態等有卓著貢獻。現有碩、博士班和海研一號研究船。
設有支援研究船營運的船務室和海洋探勘組,是台灣海洋科學研究的中堅和領航者。
臺大物理學系以理論與實驗相輔相成的研究方式,廣泛探討場論、粒子物理、凝態物理、光學、天文物理等領域,並強調國內外前瞻性發展趨勢。
教師學養深厚,致力於研究與教學。另設有物理研究所、天文研究所和應用物理研究所,各所皆有碩士及博士學位課程。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致力於培育具嚴謹推理能力的數學人才,並與中研院數學研究所、天文暨天文物理研究所合建天文數學大樓。
成立臺大數學科學中心,推動跨領域研究,提升臺灣數學的國際知名度。數學系所提供的證明訓練及基礎數學知識對各行各業皆有幫助,特別是高深學術研究。
學程為一跨學院、跨系所、跨領域的統計學位學程,強調培養產業界所需的跨領域高級統計專業人才。
學生除具備統計理論基礎,也必須具備實務經驗。學程招收不同背景與領域的學生,並提供統計諮詢及實習機會,加強與各領域的合作研究,激發全校的研究能量。
國立臺灣大學應用數學與數理統計研究所研究領域涵蓋影像科學、反問題、數學建模、應用分析、科學計算、電腦實驗等跨領域研究。
所兼具數學與統計之特色,也協助學校整合相關課程,培育產業界所需之高階人才。
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以培育學生資訊科技基礎、專業管理素養、全人品格為目標,課程強調基礎學科的訓練和大型資訊系統開發應用。
整合資訊、管理、領導統御訓練,培養學生從事高科技管理和企業經營的能力。
網媒所研究方向涵蓋網路、多媒體、資料科學與人工智慧、系統與應用。在網路方面突破異質通訊與安全協定等關鍵技術,並專注於物聯網、軟體定義網路等領域
多媒體方面研究影像處理、影像辨識、人機互動及虛擬實境;資料科學與人工智慧方面開發機器學習演算法
系統與應用方面打造高效能計算平台,包含智慧型行動裝置、物聯網裝置及雲端計算。
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課程涵蓋了計算機科學與資訊工程的基礎
包括計算機結構、演算法設計、人工智慧、機器人學、數位影像處理等,以及先進的研究領域如生物資訊、無線網路、嵌入式系統等。
臺灣大學和中央研究院在資料科學領域的研究和教學備受國際關注。團隊多次於國際競賽獲得冠軍,所研發的LIBSVM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資料分析工具之一,並成功推出線上資料科學相關中文MOOCs課程。
學校在數學與統計學研究方面成果卓著,並擁有本土巨量資料可供研究。學校強項互補,由師資共同規劃並參與學程培育學生,產生卓越的加乘效果。
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致力於培育具有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研發精神、領導才能和倫理素養的化學工程領導人才
以負起科技創新、環境保護和社會永續發展的責任。強調基礎專業知識的教授和實務經驗的訓練,培養具有技術和德行兼備的化學工程師。
除了傳統的領域外,也關注新興領域的發展,如生物技術、奈米材料、光電材料、環境技術、能源材料和生物醫學。
高分子科技在塑膠、樹脂、電子、光電、通訊等產業中扮演重要角色,並在奈米、能源、生物等新興領域發揮關鍵作用
例如奈米高分子複合材料、有機太陽能電池、高分子藥物釋放載體等。因此高分子材料科技是新世代科技的領航者之一。
國立臺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培養高科技材料科技人才,提供金屬、陶瓷、高分子、電子、製程五方向的研究
並聚焦於超強度金屬、高分子材料、光電材料、太陽能電池、生醫材料等前瞻性研究主題,以應對多元需求。
台大工學院整合材料、機械、化工、高分子、醫工、環工等系所成立“綠色材料與精密元件”學程,培育整合能力的博士人才。
課程包含材料開發、特性分析、製程研發、精密元件製備及應用實務等四要素。生醫、能源、水資源、環境工程是主要應用領域,各系所規劃相關課程。
台灣大學和中央研究院聯合推出國際分子科學與技術研究生計劃(NTU-MST),旨在培養具有跨學科研究能力的博士學生
為新興研究領域的開發和探索做好準備,應對當今全球性挑戰。
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成立於1977年,致力於培養環境工程人才以解決實際問題,並已通過中華工程教育學會認證。
研究方向包括碳循環永續技術、永續物質管理、底泥污染物研究等,並與產官學界合作建構合作平台。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以學術理論與實驗兼顧,強調基礎與進階課程並重,培養學生成為優秀的電機工程人才。
系所投入研究資源並延聘師資,關注國際研究趨勢,提供自動控制、計算機科學、通訊、積體電路等專業能力培養,配合國家整體發展。
國立臺灣大學電子工程學研究所成立於2001年,結合「積體電路與系統」及「奈米電子」二組,致力於半導體產業的研發人才培養。
同時,電子所的研究領域也包括通訊及多媒體系統、半導體與光電元件、奈米元件微系統等領域,並於2004年獨立成立「電子設計自動化組」。
電子所與產業界緊密合作,共同推動半導體領域最先進的技術,提升臺大在學術地位。
前身為電機所光電組,成立於民國81年8月,設置碩士班,並於民國84年增設博士班。
隸屬於電機資訊學院,推動國際學術交流及產學合作,致力於培育學生專業技能與領袖能力
並在有限資源下取得卓越的研究成果,帶動國內產業界的發展。
臺大電信所成立於1997年,是全球頂尖通訊技術研究機構之一,以人工智慧元素為基礎的前瞻通訊技術研發
涵蓋無線通訊、物聯網、多媒體、生醫信號處理等領域,為下世代通訊技術的核心。
國立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旨在培養具前瞻與領導能力之機械工程人才,師資整齊、課程完整,理論實務並重。
研究方向包含固體力學、機械設計、製造、流體力學、熱學、航空工程、系統控制等
並拓展至機電整合、微機電、精密機械、航太、環保、人工智慧、自動化等領域。
國立臺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的教學目標包括基本能力、工程專業知識及跨領域應用能力
以及人文素養、工程倫理等,培養學生具有整合能力與學養,跨領域整合能力是該系的課程特色。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旨在培育機電工程和生物應用領域相關的優秀人才,並強調實作能力和經驗的培養。
課程特色在於發展生物產業機械化與自動化工程、生物感測、生物信號處理、智慧型控制、生物奈米微機電等科技,以滿足生物產業工業化和自動化的需求。
該教育機構旨在培養具國際觀、跨領域創新、研發、設計、生產、全球運籌與系統整合能力之人才。
並強調培養學生具有學習熱忱、領袖視野、創新思維、團隊合作、追求卓越等ELITE人格特質。
國立臺灣大學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成立於2006年8月1日,結合電機與資訊兩大領域,致力於生物醫學的跨領域研究與教學。
主要研究領域包含生醫電子、影像、訊號處理、光電、感測器、微陣列分析、生物資訊學等,並整合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目前有35位教師和61位學生加入。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工程學系自107學年度開始招生,致力於培養高尚品德、豐富學養、具有無私關懷和國際視野的醫學工程師
為醫學工程學及相關產業培養專業人才,提升國家及全人類的福祉。
積極與產業界互動,每週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來所演講,並推動教師與業界合作計畫,提升學生工程實務問題解決能力,鼓勵學生參加各項科技競賽。
此外,引進業師制度,提供校友分享職場經驗,藉此幫助學生進入產業界。IEET工程認證實地訪評中,獲得正面評價,未來仍將持續辦理業師講座。
成立於1976年,為臺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中第一個獨立研究所。
以張駟祥教授等人的建議,得到經濟部、農委會及食品產業界等的支持,因應當時國內食品工業的需求,成立了「食品科技研究所」。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是臺大土木系都市計畫室的前身,1970年代率先推動民眾參與式規劃,研擬宜蘭縣綜合發展計畫,開啟了噶瑪蘭傳奇。
城鄉所積極參與學運、政府合作、無住屋運動、反強迫拆遷、樂生院保留運動和反服貿運動等。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注重基礎訓練,包括理論、實驗和實務。
一、二年級強調基本科學,三、四年級則注重專業知識傳授和多樣選修課程。
該系以培育具專業知識、人文素養、管理能力和國際視野的土木工程領導人才為目標。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以生物環境工程、水土資源工程及生物環境系統與資訊等三領域為主,培養具分析、創新及解決問題能力之科技人才
致力於提升資源使用效益、改善生活環境,促進自然資源永續利用。教學內容包括環境工程、水土資源與環境保護、環境系統分析與資訊管理科技等
以達生產、生活及生態三生均衡之發展目標。
以現代化作物產業與管理、生物技術、分子育種、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等領域為教學重點,培養專業人才。
學生除了學習傳統農藝知識外,也接觸到農業技術、分子生物學、分子遺傳學、資訊電腦科技等新興領域。
畢業後可往教育界、生物產業、資訊界、研究機關、農業試驗所、海外會及農技團等就業。
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提供現代化之研究及教學設施,包括畜牧大樓、動物產品加工館、各研究室及實習工廠等。
課程以乳牛、豬、家禽、伴侶動物、實驗動物為主軸,輔以基礎及應用科學。目標在培養專業人才,發展畜牧及動物產業。
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培育園藝暨景觀專業人才,提供國際視野與新興生物技術相關之課程。
研究方向包括園藝作物品種改良、生產管理、利用,以提升全民生活品質,並參與農學院有關課程及研究群,以應國家永續發展之需要。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注重理論與實驗結合,培育生命與環境科學研發人才。
教學與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環境微生物學、植物科學、土壤科學、環境化學、食品科學、農產品利用等,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研究能力。
全球農業技術與基因組科學碩士項目(Global ATGS)是一個跨學科的國際人才培育項目,旨在培養新興農業生物技術和智能農業方面的專業人才。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提供基礎知識和閱讀能力訓練,使學生能迅速吸收不同部門的知識並適應社會需要。
教學和研究方向涵蓋政策、運銷、生產、資源環境、生技管理和國際經濟等六大領域。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注重跨領域科技整合,以行銷、傳播相關理論和方法應用於農業生產、人類生活和社會永續發展。
專業課程強調讓學生了解農業發展趨勢和全球脈動,培養生農產業認知、消費者需求和傳播能力,提高生產者效能和滿足消費者需求。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的宗旨為探討植物病理學及微生物學,培養具備廣泛學識與研究能力的生物資源人才,以維護自然生態環境、促進生物資源永續利用。
學生學習植物病理學與微生物學相關知識,探討植物與病原之交互作用,研究病害防治及健康管理的方法及策略。
植物醫學整合性研究服務涉及多種影響因子,應跨領域整合,求經濟效益最佳化,以滿足農民及農企業即時需求。
立法通過植物醫師法可增進對社會之服務與就業,應提供整合、精準、快速、即時之診斷與處方服務,以應對現代農業之需求。
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以培育林業優秀人才、推動卓越的林學及林業教育研究為宗旨,致力於育林及生物技術、永續林業、森林多目標經營、林產工業技術及材料、水土保持、森林及自然環境資源保育等基礎研究及應用。
教學研究設備及師資堅強,提供學生多樣化課程及選課自由。
漁業科學研究所致力於推動台灣水生生物科學的教學與研究,多年來培育出眾多具有多元領域專業能力與宏觀視野的水生生命科學及資源管理人才
提供政府所需的優質公務人員及產學界所需的漁業科技應用人才,並強調領域發展均衡性和國際研究機構合作,以達到國際漁業科學研究的水準。
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學系以培養社會責任感及動物醫學專業人才為目標,並提供五年制的學程,涵蓋多種動物種類
強調在七個研究領域具有競爭優勢。畢業後可通過專技高考取得獸醫師證書,以推動產業永續發展和國際競爭力。
獸醫學系成立逾八十年,為培育專業化臨床獸醫師而設立臨床組,約二十年前開始與動物醫院合作進行住院醫師訓練
提升技能和獨立研究能力。生農學院新設的臨床動物醫學研究所於96年正式成立,延續培育優秀臨床獸醫師的使命。
前身為獸醫學研究所病理生物組,於民國100年8月1日正式成立。以培育獸醫專業病理生物人才為目標,滿足不同動物別的疾病診斷、製藥、生技產業之臨床前毒理實驗等需求。
致力於建立人畜共通傳染病、新興疾病及癌症醫學動物模式等研究。成立也有助於提升獸醫學教育,建立更高水準的獸醫師養成教育。
國立臺灣大學牙醫學系以「整體醫療」為核心價值,結合最新的數位科技為基礎,提供領先的臨床技術服務
全面提升牙醫科學之教育、學術研究及醫療水準,以服務社會民眾,增進國民健康。
台大臨床牙醫學研究所開設碩士和博士班,涵蓋矯正、補綴、口腔診斷及病理、兒童牙科、牙體復形、口腔顎面外科、牙周病、牙髓病等八組
致力於臨床牙醫學的研究與專科醫師訓練,並有豐富的師資陣容和優秀的學生成就。
台大醫學院牙醫學系自創系至今已逾四十年,成立牙醫科學研究所十年,積極培養牙醫學教育為中心的基礎學科教員,口腔生物科學研究所是培養這類人才的教學研究單位
其定位是牙醫基礎科學加基礎生命科學,研究涵蓋多個領域,包括生化學、生理學、生物學、解剖學、組織學、微免學及材料科學等,並以口腔及顏面組織為中心。
成立於民國36年,研究所成立於民國54年,主要研究微生物學及相關學門專業知識,以培訓臨床醫學人才。
大學部每年授課微生物學及免疫學,並開設三門課。研究所則招收37名碩士生及11名博士生
注重探討病原微生物之分子致病機轉、微生物基因體學等課題。畢業規定為發表國際優良期刊論文。
臺灣大學醫學系致力培育有良心、服務社會、領導醫學、貢獻人類的醫學人才。
課程以整合型為主,重視基礎及臨床醫學知識的結合,強調單元教學及小組教學,培養終身學習及團隊合作能力,重視床邊教學與臨床實習。
1960-70年代,因師資缺乏及公立醫院指導年輕醫師進修之問題,內科宋瑞樓教授籌設臨床醫學研究所,但計畫因問題延宕。
1976年,台大醫學院院長李鎮源教授將草案提報,經過修改通過後正式成立。宗旨為培育專業科技臨床醫師,提升臨床醫學師資及質量並重之醫學研究。
臺灣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成立於1992年,是一個跨科系的研究機構,致力於生物醫學領域的分子機轉研究
包括基因和蛋白質調控、發育、神經、免疫、癌症、代謝和細胞壓力反應等。通過整合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基因體學和尖端影像技術,探究基礎生命科學和臨床醫學的問題。
免疫所於民國81年11月成立,致力於培育免疫學人才,提升國內免疫學之學術水準及國際地位
加強免疫學之研究,促進國民健康。在楊照雄、陳振陽、謝貴雄及陳定信等教授的努力下,免疫學於民國70年代後期被列為重點科技。
本學科將致力於招募德術兼備的傑出學者,提升師資陣容,改進教學方式,擴充實驗器材
提高教學和研究水準,以培育更多優秀的生理學人才,進一步夯實醫學教育基礎,為國家做出貢獻。
台灣大學醫學院病理學科源自於1936年的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病理學教室,並於1945年更名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病理學科。
1953年遷入附設醫院,並於1954年設立病理科,成為一綜合基礎與臨床教學服務的特殊學科,並於1969年增設博士班。
1984年法醫學科自病理學科中獨立,1989年病理所博碩士班分為甲乙兩組。
台大醫學院解剖學科源起於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後由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改制而來。
初期由病理教授兼授,直到安達島次、津崎孝道教授來任後才有專任解剖學教授。
1945年接收帝大改為臺灣大學,由余錦泉教授擔任主任,後有多位傑出學者加入,奠定了台大解剖學科的基礎。
臺灣大學醫學院腫瘤醫學研究所是在民國97年獲得教育部核准設立的。
自98學年度起開始招收博士班學生,對象為理工醫農碩士班畢業生和臨床醫師。
該所以第一流的師資和跨領域的團隊課程環境為主,旨在培養頂尖的腫瘤醫學研究人才。
轉譯醫學整合基礎醫學研究發現與臨床應用需求,以提升臨床醫學照護品質,並增強臺灣生物醫療相關產學界的全球競爭力。
臺大與中研院合作設立「轉譯醫學學位學程」,以培養優秀轉譯醫學領域的科學家與醫師,並提供協作研究、實驗設備、多樣專長的支援
以協助學子將基礎生命科學的研究成果轉換到臨床可行的應用層次。
臺灣大學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以培育臨床基因醫學領導人才為目標,提供跨領域教育與轉譯醫學研究
加強各單位基因科學研究的合作,發揮關鍵性的角色,並努力提昇臺灣在基因醫學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教育暨生醫倫理學科暨研究所於2014年成立,致力於提升醫學教育及生醫倫理研究品質
成為台灣醫學教育及生醫倫理人才的搖籃,建立國際學術合作關係,並引領台灣醫學界持續推動醫學教育改革。
台灣史上第一位醫學博士,他於1921年返台後在台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開創藥理學教室,指導許多學生進行研究並發表論文。
1945年起,他先後擔任台大醫學院院長和熱帶醫學研究所所長,並推動生理、藥理、生化三組碩士班和獨立的藥理學博士班的成立。
「法醫學研究所」為國內唯一培育法醫人才之學門,自2004年開始招生。
為推動法醫師專業證照制度建立,積極參與「法醫師法」立法工作,已於2005年12月通過三讀並公布
將於2006年12月28日正式實施,促成台灣法醫制度嶄新發展。
臺大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以跨領域整合為特色,結合臨床醫學、神經科學、認知科學等師資與同學,提供基礎課程及跨領域溝通平台
打破傳統學術領域分界,以全面觀點探討腦與心智議題,並促進臺大神經認知科學相關研究的合作。
培育已具學士學位且對護理服務有熱忱之優秀護理人才為目標。
教學方法重視學生之自我導向、自動自發的學習特質,運用臨床情境模擬、問題導向及跨域學習等教學策略
培育能面對處理社會重要健康議題之護理專業人才,守護民眾健康。
臺灣大學護理學系以理論知識應用為主,加強學生思考及問題解決能力,並提供設備完善之實習場所。
教師兼任臨床護理師或行政工作,研究與實務統合,學生畢業後可從事臨床、行政、學校、社區護理相關工作。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致力於培育全方位的醫檢專業人才及多元思考的醫學生物技術專業人才。
學生可透過完善的實驗室設備,接觸最新科技發展,並在課程中啟發學術發展潛力。
畢業後可考取相關專業證照資格,並從事醫事檢驗師、臨床教師、生技公司等工作。
醫療器材與醫學影像研究所整合光電醫學研究中心,以跨足不同領域技術,開發創新、高敏感度的醫學感測器材
提高醫療確診效率及照護可行性。政府於2000年推動此新興領域,2009年公布基礎發展實力,以培育專業人才,追上國際發展趨勢。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是臺灣最早成立的物理治療高等教育機構,附設2000床之醫學中心,教師皆兼任醫院之物理治療師
課程兼具理論探討與臨床能力培養,培育具備品格、學問、社會關懷與全球視野的物理治療人才。多年來積極投入臺灣地區物理治療專業發展,培育眾多人才並推動物理治療服務。
國立臺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是臺灣第一個設備完善的職能治療學系,重點在於教學和研究。
目標是培育具有專業學識和技能、終身學習能力、專業倫理和人文關懷的職能治療師。
課程經世界職能治療師聯盟認可,提供豐富多元的臨床實務和理論研究。
畢業生就業管道廣泛,包括醫療院所、長期照護、特殊學校、兒童發展中心、就業輔導等。
國立臺灣大學藥學系致力於培育優秀的藥師及藥學研究人才,並提供完備的師資及研究設備。
課程不斷改進,以符合社會需求,並多元發展新藥開發、製藥工業、生物藥劑、分子醫藥及臨床藥學等。
除了提升我國藥學專業水準,更能為醫院、社區及製藥業等提供優秀的藥事服務。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藥學研究所於89年成立,為延續藥學系醫院藥學組碩士班,培育臨床藥學專業人才,以提升國內藥物治療品質及推展臨床用藥研究。
公共衛生面臨新挑戰,需要跨學科專業人才。
國內私部門逐漸認知員工在職進修的必要性,但臺灣缺乏公衛碩士學位學程。
臺大公衛學院因此成立公共衛生碩士學位學程,提供實務經驗與培育未來公衛專業人才。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培育具備專業知識、實務能力和國際視野的公共衛生人才,為產、官、學、研各界提供主要的專業幹部、研究人才、教師及主管,促進全民健康。
學系持續進行自我評鑑與改善工作,提升教學品質,培養學生為具優秀理論和實務能力的公共衛生專業人才。
教學目標是訓練學生發展、設計和執行生物醫學及衛生保健研究所需的統計學原理、方法和實務。
預防醫學組則著重於培育學生預防醫學整體觀念,運用生物醫學統計、流行病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等理論,共同發展實證預防醫學,對社區健康問題進行適當診斷。
旨在透過教學、研究和服務,推動健康公共政策、營造健康生活環境、發展健康促進計畫、建立公平和有效的健康體系,提升人類健康福祉。
教育目標是培育具備健康人權理念、全球視野和專業素養的健康政策和管理人才。
分為「健康政策與管理」和「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兩個專業分組,並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以協助學生參與和影響健康政策的發展。
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的宗旨是促進全民健康並符合社會公正
培育具有社會生態與多層級視角問題分析、改變個人與群體行為的知識與技能、社區介入及成效評估能力,以及基本轉譯傳播技能的專業人才。
因應臺灣食品安全問題,成為教育部於106學年度籌備成立之大專院校食品安全相關科系之一。
透過跨領域課程、前瞻性研究、風險管理和產官學界的交流,培育優秀人才以提升食品產業和人群健康,並重建社會信任。
環職所成立於2019年,整合環境衛生研究所與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致力於培育環境職業健康人才
透過教學、研究及服務提升臺灣及周邊國家在環境、職場和社區衛生的水準,以達到企業與環境的永續發展。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近獲得CEPH認證,為學生提供全球健康碩士或博士學位。
學院致力於讓學生掌握全球健康問題必要的技能和知識,提供實習機會和培養獨立調查員
強調對理論和基礎科學的貢獻,幫助學生在全球健康環境中開展職業生涯。
臺大毒理學研究所於民國79年成立碩士班,82年設博士班,培育毒理學人才以加強國內毒理學之研究,提高學術水準及國際地位。
課程內容豐富,包括基礎、環境、實驗、分子及臨床毒理學等。現有15位教授及副教授以上教師,研究生人數穩定增加,研究成果豐碩。
GIP-TRIAD旨在培育能夠將社會需求和研發聯繫起來的高級專業人才,從“食物即藥物”的角度出發
解決全球範圍內的健康和糧食安全問題,醫學和食物來自同一來源,都能夠維持人體健康。
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的目標是培養高階社會工作和政策實務人才,並研究相關領域。
學生能建立社會工作知識,具備處理社會問題的能力,並應用於各領域實務。
畢業後可就業於社福中心、研究中心、社會局、勞委會等相關單位。
融合來自不同領域的研究資源,設計具有未來發展潛力與競爭力的跨領域運動產業管理學程。
透過與國內外姊妹校的合作,建立國際學術研究交流的管道,並且以師生為核心的研究團隊,定期辦理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升國際學術研究潮流與增進跨國研究產能。
此外,學程也規劃了運動設施與健康管理人才之培育課程,以培養具備實務能力及理論知識的專業人才,提升國家政府、地區民眾對於運動與健康議題的重視,促進全人適能與積極健康的生活型態與社會環境。
評價與評論